生活在别处

写在水上的名字,被风轻轻吹散…

忆往昔五味杂陈,诉衷情百感交集——我读《昨日的世界》【上】

书中有宝 开卷有益:

  注:本文依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而写。


  我久闻斯蒂芬·茨威格大名,直到2016年5月才初读其著作。这部兼具感性与理性、文学性与史学性的《昨日的世界》使我速变茨威格“铁粉”,并不禁唏嘘其身世浮沉。


  在译者舒昌善看来,《昨日的世界》“主要不是写他自己的生平,而是写他所认识的人物,写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写他对时代的感受、对世界的看法”(第485页),可谓“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第486页)。


  茨威格本人也以序言开宗明义——


  我从未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致醉心于非把自己一生中的故事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祸与磨难。我之所以让自己站到前边,仅仅是作为一个放幻灯的解说员;是时代提供了画面,我无非是为这些画面做些解释而已,因此我所讲述的根本不是我个人的遭遇,而是我们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在以往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命运如此多舛。(第1页)


  《昨日的世界》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以情为纽带的史、情、论相融:史、情结合,即五味杂陈的忆往昔;情、论结合,即百感交集的诉衷情。


  昨日之日不可留


  对“富二代”茨威格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岁月可谓“黄金时代”。家境好,使他在物质上丰裕而节俭;家教好,使他在精神上自由而低调。更幸运的是,于此太平世界,茨威格还生长在文艺氛围浓厚的维也纳——


  这座音乐之都的真正天才是将一切具有极大差异的文化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奥地利文化、维也纳文化。这座城市天生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将那些完全不相同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在这里感到身心轻松、彼此融洽。人们在这种思想融洽的氛围中生活,感到不胜温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第15页)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文化熔炉。这里恰如茨威格所言:“艺术家总是在他备受尊重和甚至受到崇拜的地方感到最舒畅和最受鼓舞。艺术总是在它成为一件全民族生活大事的地方达到它的顶峰。”(第22页)单论音乐领域,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七颗巨星就都在此熠熠生辉。


  经年累月耳濡目染,维也纳人也洋溢着文艺范儿:“如果住在维也纳的人没有那样一种对文化的热爱,没有那样一种对安逸舒适生活的享受意识和审美意识,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维也纳人。”(第23页)作为犹太人,茨威格更自豪地说:“被世界人民所称颂的19世纪维也纳文化,其十分之九是由维也纳的犹太人扶持、培育起来的文化,或者甚至可以说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文化。”(第27页)


  依我看,茨威格有两句话道出了维也纳的独特气质,即“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第29页)和“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在维也纳更容易当一名欧洲人”(第29页)。生于斯长于斯,这座古都影响了茨威格一辈子——


  我之所以能早早学会把欧洲共同联合的理想作为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来加以热爱,在相当程度上应该感谢这座早在马可·奥勒留时代就维护着罗马精神——包罗万象的精神——的城市:维也纳。(第29页)


  但与维也纳的城市气质相反,奥地利的中学教育太枯燥、太教条主义——


  根据那个时代的意向,学校的真正使命与其说是引导我们向前,毋宁说是阻止我们向前;不是把我们培养成为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而是要我们尽可能百依百顺地去适应既定的社会结构;不是提高我们的能力,而是对我们的能力加以约束和消除能力上的差异。(第41页)


  既然课堂无法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就从校外汲取营养,萌发了文学、戏剧、音乐、足球等兴趣。茨威格亦不例外,而维也纳的咖啡馆则是其及同龄人“了解一切新鲜事物的最好的教育场所”(第45页)。因为一个奥地利人“在咖啡馆里能够广泛地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并随时能和周边的人友好地进行讨论”(第45页)。


  茨威格迷恋文学,17岁时便“不仅知道波德莱尔或者沃尔特·惠特曼的每一首诗,而且还能背诵其中的重要名篇”(第48页)。他还深受霍夫曼斯塔尔和里尔克两位诗人的鼓舞,尝试创作并与同学切磋——


  我们掌握语言的所有艺术诀窍,谙熟语言的奇异夸张和不拘一格,我们在无数的习作中尝试过各种诗体的技巧——从品达式的悲怆一直到淳朴民歌的所有风格。我们每天交换自己的作品,互相指出被疏忽的不足之处,讨论每一个韵律的细节。当那些迂阔的教师还一无所知地在用红墨水画出我们作文本中少了几个逗号时,我们早已互相展开批评,要求之严格、审察之细微、见解之内行,是我们那些大型日报上的官方文学评论权威对待古典大师们的作品所未曾有过的。由于我们一味热衷于此,到了中学的最后几年,我们在专业判断和文采斐然的表达能力方面,甚至已超过那些著名的专业评论家了。(第64页)


  我认为,茨威格对自己中学时代的总结于年轻人来说,颇具启示——


  后来,我曾用了好几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来弥补我身体上的那种不可避免的笨拙,来调整那种幼稚的贪多求快的过度紧张的生活。不过,总的说来,我对我中学时代的那种狂热,对那种只用眼睛和脑子的生活从未后悔过。它曾把一种我永远不愿失去的求知热情注入我的血液之中。我在以后所读的书和所学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那几年的坚实基础之上。一个人的肌肉缺乏锻炼,以后还是可以补偿的;而智力的飞跃,即心灵中那种内在理解力则不同,它只能在形成时的决定性的那几年里进行锻炼,只有早早学会把自己的心灵大大敞开的人,以后才能够把整个世界包容在自己心中。(第67~68页)


  当然,若能德、智、体全面协同发展,岂不更好?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而这个“富二代”上大学直至读博士只为家庭荣耀,况且他早已迷恋文学,对选择专业无所谓。但茨威格绝非纨绔子弟,而是好学并有主见——


  我认为好的书籍胜过最好的大学,这个爱默生公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我至今仍然坚信:尽管一个人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没有读过中学,但他仍然可以成为一名杰出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法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家。(第103~104页)


  大学之于茨威格的意义,即“在我一生中有几年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去研究文学艺术”(第104页)。他正式变为实打实的文艺青年:写作、游学、旅行、交友……


  从“富二代”成功转型名作家,茨威格向后辈提出宝贵建议——


  如果我今天向一位尚不清楚自己道路的青年作家提出什么忠告的话,那么我建议,他可以首先去概述或翻译一部较大的重要作品。这类工作虽然需要作出一些牺牲,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比自己的创作更有把握,因为他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都不会白费劲。(第134页)


  具体来说,茨威格认为,从事文学翻译最能使年轻作家“更深入和更有创造性地了解母语的底蕴”(第128页),特别是“翻译诗歌要求有丰富的表达能力”(第128页)。


  另外,茨威格感悟到应多看、多学,再开始真正创作:“不要带着仓促写成的作品来见这个世界,而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第129页)




2016年5月30日至2017年1月11日作


  这是我在2016年1月6日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书中有宝”二维码,微信号是biblionaire,欢迎关注。

热度(6)

© 生活在别处 / Powered by LOFTER